上午好,小编首先要向每位在今年如此炎热的夏天,奋战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我伙伴们致敬;因为有了你们的坚持,我们的工厂才能飞快且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着;现场安装以零误差零失误的交付着;再次表示感谢!
今天小编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十一个仓库现场管理冷知识:
其一,为了造就一个安全、舒适、有序、整洁的仓库工作环境,规范仓库现场管理(分为仓库日常管理、入库管理、储存管理、配送管理、报表管理和人员管理),打造一只爱岗、敬业、节约、诚实、团结、学习型物料团队,加强物料流通和储存控制,确保仓库物资质量合格、数量准确、摆放有序、降低库存量(逐步实现零库存)和浪费,保障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根据仓库实际情况结合6S管理模式,特制订本草案,凡公司配件仓库员工必须遵守,同时希望公司相关部门予以支持和配合。
1.非仓库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仓库。
2.进入仓库人员,办完事情后不得在仓库逗留。
3.未办理领料手续,在仓库拿走零部件者,视为盗窃,交公司行政部处理
4.入库管理
目的:让手续齐全(办理入库手续等)品质合格产品进入仓库,将不合格品和供应商超采购订单数量的物料拒绝入库(由采购人员将超出部分退回供应商),从源头抓好来料质量、数量、控制库存。
1、流程:采购核对、IQC检验并开据《检验单》、仓库核对入库。
A、采购核对物品品名、型号、数量与《送货单》和《采购订单》是否相符,并将《送货单》和《采购单》随货交仓库。
B、IQC检验后,合格的开椐《检验合格单》随货交仓库。
C、仓库收到IQC该批次的《检验合格单》后,依据《采购订单》、《送货单》核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批次号(便于先进先出和质量倒查)后,才能在《入库单》上签字,办理入库手续。
2、物料入货位后,及时在物料卡上帐。
3、未经采购确认和无《检验合格单》的物料,仓库拒收。
4、凡标识不清(型号、名称必须和我公司的工艺图纸所标明的部件名称、型号一致)、数量不明、无《送货单》、《采购订单》,仓库拒收(电镀产品除外)。
5、异常情况:数量短少、产品混装(电镀产品除外)等,及时通知采购人员,对混装的产品退回采购部。
6、车间退料:产品生产完成后,一次性将多余材料(含不合格材料)分类包装和列出清单退到仓库,仓库开据出库单,由仓库人员和退料人签字,不良品退料,要有检验开椐的《不良品退货单》,否则,不予接收。
7、统一包装规格,便于进出数量清点和仓库堆放,节约人力、物力、和空间。
8、当天到货,当天清点并整理入库。
5、出库和配送管理
目的:规范领料流程和制度,保障生产正常进行,控制物料浪费,清楚每个配件的去向。
1、按先进先出原则出料。
2、按《生产计划单》配送:仓库依据《生产计划单》规定时间,提前一天将物料准备好,并通知车间组长持《生产计划单》到仓库核对型号、规格、数量后在领料单上签字,配送员凭签字后的《领料单》将物料送到车间。如车间生产计划调整,必须提前两天通知仓库,否则,仓库按原〈生产计划单〉将物料送到车间。
3、车间临时补料:由车间组长或是组长指定人员到仓库办理,并在《领料单》上签字。
4、部门领料:必须要有部门主管签字的领料申请(技术部除外),予以办理并在《领料单》上签字,否则,不予受理。
5、物料离开货位,要及时将物料卡下帐。
6、未办理领料手续,在仓库拿走零部件者,视为盗窃,交公司行政部处理。
7、不良品退货:根据车间检验开椐的不良品〈退货单〉及时和采购人员联系确定退货时间,出库时开出库单,由仓库和采购共同签字,并附经验开出的〈不良品退货单〉。
6、储存管理:
目的:摆放有序、安全、保质,节约人力、时间,使仓储空间有效利用率大化。
1、根据仓库情况分为合格物料区、周转区、待发料区、不良品待退料区,不良品不可在待退料长时间存放。
2、按ABC分类法,对零部件进行分区、分类。
3、采用定位、定量法对货位进行固定编码。节约找货时间和空间。
4、标识清楚:每个货位外帖标识卡,注明货位号码、物品名称(产品编号,逐步实行数字化储存方式)。内放物料卡,卡上的名称、型号、数量、规格必须填写正确。
5、储存质量控制:按先进先出原则,防止氧化、生锈、变质,根据物料的包装和材质、精度要求等,储存时避免产生自压损坏。
6、安全: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注意防潮(下雨天或下班时关好窗户防止雨水进入仓库)、防火防盗,定期检查安全设施有无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保持空气流通、防止单位平方米压力过重、保持通道畅通、下班关闭电源和锁好门窗等。
7、帐目及报表管理
目的:做到日清月结,进、出、存数据准确,为公司成本核算、采购、生产提供正确的数据支持,预防漏采或少采。
1、一本进出库流水帐。必须详细记录每天进出库所有数据。
2、每天电脑系统记帐,第二天上午9点前务必将昨天进出帐输入完毕。
3、检查:查找原因,持续改进。
A、抽查帐、卡、物数据是否相符。
B、抽查物料有无乱放。
4、进出物料时,对库存物料进行核对,是否与卡上数量相符,如有误差查明原因,并报告主管。
5